智慧农业是农业中的智慧经济,或智慧经济形态在农业中的具体表现。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鼓励智慧农业行业发展,鼓励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发展智慧农业,建立健全智能化、网络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体系。其中,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建设被列入重点任务之一。
1
什么是智慧农业?
智慧农业就是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去,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或者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使传统农业更具有“智慧”。除了精准感知、控制与决策管理外,从广泛意义上讲,智慧农业还包括农业电子商务、食品溯源防伪、农业休闲旅游、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智慧农业上游包括饲料、化肥、无人机、生产环境监测、农业操作自动化、农作物产量预测等;中游包括智慧种业、智慧农田、智慧种植、智慧农场、智慧畜牧、智慧渔业等;下游包括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冷链物流、生鲜电商、农业金融。
智慧农业的基础在于农业全要素、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智能感知,根本在于实现智能控制与决策,目的在于农产品高质量、农业生产高效率、农业管理服务高效能。
2
智慧农业行业发展前景
● 政策利好行业发展
智慧农业是农业的根本出路,也是当前国家大力发展的产业,我国在智慧农业和智慧农业产业化上给予了诸多的政策支持。例如,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应用。加强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服务,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着眼解决实际问题,拓展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场景。加快推动数字乡村标准化建设,研究制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持续开展数字乡村试点。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农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正在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科技进行重构和升级,互联网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设施,农业也正在焕发出崭新的力量。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国家数字化农业战略等多种因素的推动下智慧农业行业前景广阔。
● 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行业发展
目前,智慧农业在我国展现出较好的发展潜力。创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GIS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等使中国农业从原来看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模式转变为高产、高效、低耗、优质、生态和安全的智慧农业模式。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存储,全面感知,数据上云等方式使得智慧农业的传输网络进一步扩大,互联网+智慧农业模式不断涌现。
未来,随着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的进一步应用,农业生产经营的各环节不断延伸,将促进智慧农业更好地发展。